共享农庄激活乡村产业
充电宝可以共享,单车可以共享,按摩椅可以共享,农庄也能“共享”? 近几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张河村挖掘自身优势,探索了共享农庄等新发展模式,激活了乡村的一池春水,带来了振兴的旺盛动能。 走进张河村,一排排三层红砖小楼依序排列,曲街巷陌在夕阳下延伸,三两行人悄声低语,悠闲的步履中尽显惬意。 张河村地理位置优越,成新蒲快速路从村口经过,快速路对面是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站在村口的“农夫之家”餐厅外,抬眼就能看到农博园展馆巨型拱形顶。“农博园好耍,农家菜好吃,赶紧进来坐坐!”“农夫之家”的老板罗林忠十分热情。 走进餐厅,一块牌匾格外引人注意,上面写着“趣悠悠”会员制农庄的简介。“我们张河村果园子社区有不少漂亮的民宿,还有共享农庄,客人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电话等联系餐厅,定制一日三餐。”罗林忠口中的共享农庄就是张河村产业发展的法宝。 “途远集团在张河村果园子社区打造了25栋低碳装配式共享农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参与建设。按照‘保底+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集体经济每年保底收入31.5万元,271户村民户均每年至少能分红1000元左右。”兴义镇党委副书记周琴告诉记者,在这一模式的示范带动下,社区百姓主动改造闲置房屋,发展民居民宿、特色餐饮,像罗林忠这样回乡创业的群众越来越多。 共享农庄犹如一颗“芯片”,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主板”,共享经济业态已在天府农博园周边开花结果。 从共享超市到共享民宿再到共享农庄,曾经再普通不过的平原村落,因为植入“互联网+新经济产业”,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带动形成了“非标民宿+体验农场+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兴义镇上百户农户享受到了发展红利,农博园也成为成都周边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产业发展带来了人气,也带回了人才。 在外务工10多年的张燕秋,回到张河村成为一名乡村厨娘,为共享农庄的客人们提供上门做饭的服务,每月能挣近3000元。近1年多来,陆续有10多位从张河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现在产业发展好了,村子变漂亮了,曾经的‘空心村’吸引了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天府农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友祥介绍,天府农博园还通过实施数字赋能新农业行动计划,打造了新希望六和智慧生猪养殖、喜马拉雅·听见乡村、58现代农业总部等30多个应用示范场景。 场景越来越多,乡村越变越美。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就在距离张河村8公里外,位于天府农博园片区的宝墩遗址展馆,迎来了今年第一批10余名小朋友前来参观研学。以此为载体,新津区成立了研学旅行产业联盟,以联盟的形式带动乡村旅游文化场景串联叠加,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发展。 如今,天府农博园已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拓展区。而发源于新津区的“共享农庄”带动致富、激活“空心村”的模式,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等地落地开花。(刘畅)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