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记】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要深刻认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良好机遇,将提升国际传播胜任力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国际交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承担起外语类院校的新使命。”2021年12月,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宏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全国十四所外语外贸高校联合发出的《提升高校国际传播胜任力倡议书》时说。

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日益严峻的国际舆论场的挑战,切实形成同我国目前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刘宏结合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使命,一直在多方面探寻新的解题思路。

回忆起在大外30余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如今的她更是心有感触:从21年前自己博士论文答辩后,为俄罗斯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准备中式“谢师宴”,到12年前学校接待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师生座谈,再到刚刚闭幕的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有效地通过美食传播、通过外事交流、通过体育交融!刘宏深刻体会到,国际传播其实是每一位置身于世界大舞台的中国人,以不同形式塑造和展现出的“中国形象”,这更加坚定了她笃行不怠、躬身力行,投身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要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就要学会将外语能力学习和中国文化知识与修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和地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疫情防控以来,她坚持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线上讲授“开学第一课”,持续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讲话精神,鼓励大家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为“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的中国、俄罗斯、波兰学生开设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课程,共同探讨国家形象塑造,带领博导团队建设成为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她还要求教师们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生动呈现在外语教学课堂中,使中华文化融汇中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又观照现实;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求用十种外语讲述红色经典,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如何面向世界做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组建师生应急语言服务翻译团队,通过高质量完成抗疫等应急语言服务工作,以及各级各类涉外志愿服务、多语种语言培训翻译等,助力打造国际形象。

“大外正主动对接推进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需要。”刘宏介绍,近年来,学校陆续成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国家语委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增设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方向。我们就是要通过发挥智库力量,致力于中央文献外译、文化外译、学术外译等,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阐释,直接服务于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必须不断加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切实将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来抓,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面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优秀人才。”站在已取得的成绩上,刘宏面向未来思考得更加深远。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8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