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这里,还是一场富豪丢人现眼的社会闹剧。但当媒体曝出该女子的丈夫可能是上市国企高管的时候,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国企高管属于公职人员,薪酬基本是透明的。宾利车、上千万的房子,都远超出公职人员正常的薪资水平。于是,“车位纠纷”就成了一条反腐线索,深圳市相关部门的调查,势必也会围绕公众的核心关注点展开。这样的演变过程,我们并不陌生。之前“帽子姐”“严书记的女儿”等网络热点事件,都以涉事官员被查画上句号。
宾利车位”风波白条一天只能刷一千吗

负责任的事实核查是关键。如果这名国企高管真有什么问题,那他肯定要栽了,决不可能有谁会包庇他;当然,如果最后查出来的事实证明他没问题,那谁也不可能冤枉他。 只有事实,才能真正回应公众的腐败猜想,才能让每一起公共事件,成为累积、筑牢公信力的机会,而不是对它的损耗;尊重法治、捍卫理性和常识,才能让相关的讨论真正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的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类似事件,用“坑夫”或“坑爹”的视角去理解,这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不过,这类事件从反面提醒我们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一项调查显示,八成落马官员的腐败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关系。这和他们及其家人在外是不是低调,是不是摆谱没有绝对关系。伪装的好坏,隐藏的深浅,都不是问题的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力度空前加大,反腐的成效有目共睹。无论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还是夫人反腐、后院起火的“意外”暴露,都体现了一个巨大确定性:只要腐败,就一定会撞到反腐败的枪口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倘若三观扭曲,人生就会成为筛子,总有一天会把不堪漏出来。这应该是这起“宾利车位”风波的打开方式。 (本文系《环球时报》环时锐评,原题为:“宾利车位”风波,用事实回应腐败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