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号畅安,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小学、中学就读北京美国学校,燕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陈列部主任,中国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对话王世襄京东白条的钱怎么提现到微信

▲王世襄老先生

收藏之物:“由我得之,由我遣之”

采访者:您收藏的家具如今都在上海博物馆,有没有“舍不得”的心情?

王世襄:没有。只要我对它进行过研究,获得了知识,归宿得当,能起作用,我不但舍得,而且会很高兴。当时,香港朋友庄先生和我商量,想要买我的家具之后捐赠给上博。

于是,我提出了条件:你买我的家具必须全部给上博,自己一件也不能留。如同意,连收在《明式家具珍赏》的家具我一件也不留,全部出让。而且不讲价钱,你给多少是多少,只要够我买房迁出旧居。其实当时所得只有国际行情的十分之一,但我心安理得,认为给家具找到了一个安心的好去处。就这样,搜集了40年的79件家具全部进了上博。

这79件中有明代的牡丹纹紫檀大椅,是举世知名的精品。在《明式家具珍赏》中只用了一件,出现过两次。按照我和庄先生的协议,我只需交出一把,可以自留三把,但我四把全交了。原因是四把明代精品放在一起,太难得了,我不愿拆散它们。四把椅子在我家中多年,从未按应用的格式摆出来过,到了上博可以舒舒服服地同时摆出来,它们终于得到了自已的安身之所,那多好啊!

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那里获得过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物归其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

▲《明式家具珍赏》

采访者:《明式家具珍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具影响力的文物图集,先后有中、英、法、德等九个版本问世,备受海内外学者推崇,您是甚么时候开始研究家具的?

王世襄:40年代初,在四川宜宾李庄,也就是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的时候,我经常阅读有关建筑的古籍,对《营造法式》和清代则例的装修及家具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读到德国人艾克著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我认为中国家具中国人自己不能不研究,就暗暗立下赶超的志愿。之后四十余年,搜集与研究同步并进,除文革期间外,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终止过,直到198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明式家具珍赏》。